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有料』硕士研究生面试该注意什么?7点重要提醒
发布时间: 2022-03-30     浏览次数: 14

『有料』硕士研究生面试该注意什么?7点重要提醒

谭运飞 高教风云 2022-03-30 09:00

图片




图片



最近各个学校都在研究生面试,我们学校也已于上周末面试完毕。一直想再写点关于硕士研究生面试的技巧,但作为面试老师,为避嫌之前一直没敢动笔。


我之前也写过一些关于研究生的面试技巧,但随着时间、政策、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变化,以前写的显得有些以偏概全了,今天再写点我目前的感受吧。

 

首先,吐槽一下考研的政策。我是2002年参加的研究生考试,转眼间已经20年过去了。


对于当年的研究生考试来说,最难的是如何过国家线。只要过了国家线,即便不能被录取,也可以联系调剂被录取,很少会有意外。现在情况大不相同,保研生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考研的难度变得越来越高。

 

另一方面,很多原985院校自主划线,国家线很多年不升反降。考研学生的分数高得离谱,却经常出现高分不能进面试,高分不能被录取的现实。考研其实挺简单,学生想继续学习,老师想招好的学生。但在各方面的政策下变得有些混乱了,你永远不清楚自己考多少分才能被录取。


考不上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分数非常高,但还是不能被录取。虽然,现在的考研是各个学校自己命题,但整个国家是一盘棋,出现太多的乱象,管理者就应该多思考了。


举一简单的例子,今年我家乡的某名校,考研400分仅能在学院排名281名。内卷如此严重,考察的是错别字吗?

 


各校的面试流程不尽相同。拿我们学校来说,一般分为英语面试、专业知识面试、综合能力面试。

 

英语面试具体可能包括自我介绍、听力、口语问答、翻译等。总体来说,主要考察学生的英语口语和听力。这部分是硬功夫,需要学生自己平时多积累,临时抱佛脚很难有显著效果。


专业知识面试,在往年,我们学校这部分是现场笔试。虽然初试已经有了一次笔试,但作为一次专业知识的加试,可以考察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水平。但最近几年,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很多时候改成了口头问答。

 

最后是综合面试,这部分就有很大的随机性了。面试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学过的课程基础知识,或者结合科研,甚至生活中相关的开放性问题进行提问,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熟练运用和应变能力。


仪容仪表。有些人说相貌是爹妈给的,当老师的看相貌就是无稽之谈。这话没错,但对于老师来说,录取谁都是录取,干嘛一定要录取你呢。

 

有些学生在面试时着正装,戴领带。有些学生在面试时很随意,甚至显得邋遢。这些其实都是走了极端。大学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很简单:干净,整洁。衣服不一定要新的,也不一定要正装,但一定要整齐干净。坐姿端正。回答问题时不要摇头晃脑,看天看地,抓耳挠腮。尽可能保持端庄的表情,略带微笑。回答问题不卑不亢,语速正常,咬字清晰。


知识储备。每个专业都会有核心的几门专业课,我们在面试时主要考察的还是学生对基础课程的掌握情况。


不过因为是面试,不太可能让学生现场去计算、分析。所以很多时候考察的是基本概念,公式定理的物理意义,计算分析的原理方法。

 

当然,学生在面试前,一定要有针对性地查看一下报考院校的专业方向。毕竟招收的是研究生,希望你们来了以后跟着导师从事科研工作,因而肯定有侧重点。拿物理方向来说,有些学校可能偏向于凝聚态,有些学校偏向于光学,有些学校偏向于核物理,那么面试时考察的重点肯定是不同的。


回答问题。每个学校、每个老师,提问时都是随机的,但回答问题是有技巧的。


在面试时可能会碰到完全不会的题目,有些同学会抓耳挠腮、彷徨不安,甚至嘟嘟囔囔半天,最后告诉老师说不会;有些同学明显不会,但生拉硬搬、侃侃而谈,讲了半天,其实回答的和正题没有任何关系。

 

对于招生老师来说,前者很可怕,后者更可怕。我们招学生的目的是为了科研,什么都不会可以学,什么都不会乱说乱做就很难办了。

 

正确的应对方式应该是,无论会与不会,都应该高速地在脑袋里迅速思考。如果确实完全不会,就诚实地告诉老师:对不起,这方面的知识我记不清了。招生老师会根据实际情况很快调整提问,考察学生在其他知识的掌握情况,不耽误时间。如果确实不会,但知道一些非常相关的知识,也可以诚实地说:这方面我记不太清,但与他相关的应该是什么什么。回答问题要简练、抓住重点,切忌无事生非、滔滔不绝。


联系导师。很多学生很疑惑,或者很犹豫,面试前要不要联系导师?我想说,为什么不呢?


按照面试的要求,导师在面试前不可能给学生划重点,更不可能承诺录取不录取。但如果说,这位老师确实有名额,而且对你的简历比较感兴趣,他肯定会在面试时重点关注。如果能够被录取,你大概率可以跟随这位老师从事科研。

 

但另一方面,我发现很多同学喜欢群发邮件,有些在邮件中没有称呼,甚至没有内容。这样的联系导师就适得其反了。学院里面的老师都是同事,你想着多联系几位更加稳妥,其实最终只会事与愿违。


联系调剂。现在的考研信息并不对等,学生很头疼,招生的老师更加头疼。每年都会出现大量的过线学生不能被录取,只能联系调剂。调剂没有那么困难,困难的是及时获得信息和及时联系调剂院校。


网络社会,不需要我去宣传在哪儿查看调剂公告。我想说的是,多找班主任、辅导员、从事科研的亲戚朋友去打听。每年三月份都会有大量的调剂信息,这些消息都是公开的,但窗口期很短。你如果关注晚了,很可能就名额满了。


所以,如果说报考学校不能录取,就要第一时间想办法联系调剂单位。准备了一年的考研很辛苦,不能一棵树吊死,多元化的社会不至于。


考研面试,什么最重要?我觉得第一位是初试成绩,第二位是毕业学校,第三位是个人性格。但如果在导师内心去排序,应该是反过来的。


个人性格肯定是第一位的。我们不怕招到笨的学生,就怕招到性格有问题的学生。现在的社会,研究生在学习阶段如果出了任何问题,社会舆论的压力都会怪罪在导师头上。学生如此优秀,被导师折磨成这样那样。岂不知一二十年前导师就比该学生优秀很多了,为何一定就是导师一个人的责任呢?跑偏了,回到正题。


虽然我们更关注性格,但面试的十几分钟,很难完全看出学生的性格。但真要被老师们看出哪方面性格有缺陷,肯定是一票否决的。


至于初试成绩和毕业学校的权重,每个老师心里都有一杆秤,都希望招到本科毕业于名校的学生,但政策上我们必须尊重规则,初试成绩所占的权重肯定要高于毕业学校。但同时,对于差学校高分的学生,更应该打好基础,积极应对面试。否则,你懂的。



很多学校的博士招生已经变成申请考核制,硕士会不会呢?我觉得,暂时应该不会。基数太大,没有基础的考试会变得更加混乱。但如何让硕士招生变得更加规范,是我们每个老师、每位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当然,对于老师来说,更重要的还是招到学生以后,如何去培养,如何真正的让学生学到知识、得到锻炼,而不是单纯地批发文凭卷起来。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谭运飞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89282-1331420.html


声明:除特别注明原创授权转载文章外,其他文章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平台所有。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