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启动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工作的通知

发布者:审核员发布时间:2024-07-03浏览次数:12


 

关于启动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工作的通知

 

各二级院部、有关部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相关要求,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学生崇尚科学、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主动性,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积极备战2025年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经研究,决定启动2025年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为确保大赛顺利进行,学校成立竞赛组委会和评审委员会。竞赛组委会主任由分管校领导担任,教务处、学生处、科研处、校团委主要负责人担任委员,组委会办公室设在校团委。各学院相应成立包括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负责人在内的竞赛工作组,负责本单位作品的征集、汇总、审核、初评及推荐工作。校评审委员会主要由校内外专家、教授组成,负责对项目的评定选拔。

二、参赛对象

20256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在校专科生、本科生。

三、作品申报

1.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20256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

2.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挑战杯”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它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3.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哲学社会科学类支持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和中国之治等 5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也可以按照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6个学科报送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中可包含被采用的为党政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和咨询报告,同时附上原件及采用单位使用证明的复印件和有关鉴定材料。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制作投入较小,对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一般应有实物或模型参展,至2024年底须有已成型的发明制作。

4.作品申报书中B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中的作品分类栏须由作者按作品的学术方向或所涉及的主要学科领域据实填写;B3(科技发明制作)中的作品分类栏须由作者按作品的发明点和创新点所在类别据实填写。

5.科技发明制作必须提交研究报告(作品书),介绍作品的研究目的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研制过程、主要成果、创新点和结论等,字数不限;并提供图表、曲线、试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或照片,也可附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

 

6.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每篇论文在8000字左右,每份调查报告在15000字左右。

7.参赛作品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或教研组)推荐,每件作品可由不超过3名教师指导完成。作品完成申报后,作品题目、作者、指导教师等关键信息不得变动。

四、竞赛进度安排

1.宣传发动阶段:即日起至715日,各学院制订具体参赛方案,成立院级学生科技竞赛指导小组,在学生和老师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发动工作。

2.作品选题、设计、组织申报:在学院科技竞赛指导小组领导下,组织学生和老师进行作品选题和申报,各参赛个人或团队应在团队第一申请人所在学院进行项目申报。参赛项目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完善作品。

3.学院作品初评阶段:9月底前各学院组织专家对申报作品进行初评,从中选拔优秀作品(或可培育的优秀作品),在专家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填写好申报书、开展调研和实验。所有项目须经过院级评审如现场答辩等形式进行遴选。

4.各单位报送作品:1015日前将参赛作品申报书(一式三份)、作品汇总表纸质版报送至校团委,电子版材料(申报书+汇总表)发送至tzb@bbc.edu.cn,请以“学院名称+申报类别+作品名称”命名。

5.作品初评(10月底):学校组织专家对作品初评,提出指导意见,各参赛项目根据意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作品。

6.作品复评阶段(12月底):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对完善后的作品评审,评出入围获奖作品及入围校级决赛作品。入围校级决赛作品需根据复评阶段评委专家意见继续修改和完善。

7.作品终审决赛(20253月底):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对入围决赛作品进行书面评审和现场终审问辩。优秀作品推荐参加2025年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选拔赛。

五、表彰奖励

1.竞赛的评审工作分预审、终审两个阶段。评审委员会对各学院报送的参赛作品进行预审评选出各学院报送作品的80%左右作品入围终审决赛。在决赛中评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比例分别不超过5%10%20%,其余部分获得三等奖。参赛的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各设特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2.竞赛以学院为单位计算参赛得分,团体总分按名次排列,按位次公布。各等次奖计分方法如下:特等奖作品每件计100分,一等奖作品每件计70分,二等奖作品每件计40分,三等奖作品每件计20分。如遇总积分相等,则以获特等奖的个数决定同一名次内的排序,以此类推至三等奖。

六、工作要求与保障机制

1. 加强宣传,广泛发动。各学院要依托团学组织做好项目的挖掘、培育、申报等工作,组织优秀的专业教师对申报作品进行指导,为学生参加竞赛提供必要的支持。

2. 加强协调、精心组织。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是一项全校性的学生科技活动,各学院对竞赛组织工作应予以高度重视。各学院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精心组织、有序推进,确保本院项目挖掘、培育、选拔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加强培训、提质增效。学校将邀请挑战杯科技竞赛的专家、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挑战杯国赛获奖项目指导教师,就竞赛规则、专业知识分享以及文本撰写等内容举行培训和指导。

4. 健全机制、强化考核。获奖作品择优进行重点培育,且在项目持续实施过程中安排阶段性考核,团队按培训要求提交项目进度说明和项目介绍材料,按照2025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要求准备参赛材料。在阶段性考核过程中效果不佳的项目将被淘汰,所有申报项目不代表已经入围2025年“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还须进行打磨冲刺,并按省级比赛正式文件要求参加最终选拔。

附件1: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作品汇总表

附件2: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作品申报书

附件3:第十九届“挑战杯”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指引(此附件是参考第十八届“挑战杯”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的参赛指引,具体已正式文件为准)

 

第十八届相关情况:

附件1: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

附件2: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评审规则

附件3: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指引                     

 

共青团蚌埠学院委员会

                              2024625


附件1

 

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校内选拔赛作品汇总表

学院名称(加盖公章):                                  填表人:                日期:  

序号

作品名称

作品类别

作品分类

项目类别

负责人姓名

负责人电话

学院

学历/班级

指导教师

1

×××

科技发明B

能源化工

集体项目

×××

139*******

材化学院

本科生/23材料工程1

×××

2

 

 

 

 

 

 

 

 

 

3

 

 

 

 

 

 

 

 

 

4

 

 

 

 

 

 

 

 

 

5

 

 

 

 

 

 

 

 

 

 


附件2

编号:            

 

   

 

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校内选拔赛

 

      作品名称:                                         

 

      学院名称:                                         

 

申报者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类别: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科技发明制作A 

科技发明制作B 

 


 

1.申报者应在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

2.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况时只需根据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填写A1A2表,根据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分别填写B1B2B3表。所有申报者可根据情况填写C表。

3.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打印或用钢笔填写(字迹端正),此申报书可复制。

4.编号由竞赛指导委员会填写。

5.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及所附的有关材料必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本),请以4号仿宋体打印在A4纸上,附于申报书后;参赛的作品,调查报告类每篇在15000字以内,论文类每篇在8000字以内(文章版面尺寸16cm×25cm左右)。

6.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要有1000字以内的作品说明,并附相关的研究报告、图表、曲线、试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照片)、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等,打印或粘贴到申报书后。

7.各院通过初审的作品各一式三份在规定时间内报校团委。

 

 

 

A1申报者情况(个人项目)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申报者情况栏内必须填写个人作品的第一作者(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工作者);

        2.本表中的学籍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情况的确认。

申报者情况

 

 

性别

 

出生年月

 

 

 

专业

 

现学历

 

年级

 

学制

入学时间

 

作品全称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作者

情况

 

性别

年龄

学历

所在单位

 

 

 

 

 

 

 

 

 

 

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

专业方向

职称

部门职务

 

 

 

 

 

 

 

 













 


A2申报者情况(集体项目)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

2.申报者代表必须是作者中学历最高者,其余作者按学历高低排列;

 

申报者情况

 

 

性别

 

出生年月

 

 

 

专业

 

现学历

 

年级

 

学制

入学时间

 

 

作品全称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其他作者

情况

 

性别

年龄

学历

所在学院

 

 

 

 

 

 

 

 

 

 

 

 

 

 

 

 

 

 

 

 

 

 

 

 

 

 

 

 

 

 

 

 

 

 

 

 

 

指导老师情况

 

姓名

专业方向

职称

部门职务

 

 

 

 

 

 

 

 

 

 

 















B1申报作品情况(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

2.本部分中科研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所填内容的确认;

3.作品分类请按作品的学术方向或所涉及的主要学科领域填写;

4.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作品不在此列。

作品全称

 

 

 

 

 

    A.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等)

B.信息技术  (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

C.数      (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

D.生命科学  (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

E.能源化工  (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

作品撰写的目的和基本思路

 

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品在何时、何地、何种机构举行的会议上或报刊上发表及所获奖励

 

鉴定结果

 

请提供对于理解、审查、评价所申报作品具有参考价值的现有技术及技术文献的检索目录

 

申报材料清单(申报论文一篇,相关资料名称及数量)

 

 

 

 

 

 

 

 

 

 

科研管理

部门签章

 

 

 

                                              


B2申报作品情况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

2.本部分中的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所填内容的确认。

作品全称

 

作品所属

   

       A哲学    B经济  C社会  D法律  E教育 

F管理  G发展成就  H文明文化  I美丽中国

J民生福祉  K中国之治 

作品撰写的目的和基本思路

 

 

 

 

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作品在何时、何地、何种机构举行的会议或报刊上发表登载、所获奖励及评定结果

 

请提供对于理解、审查、评价所申报作品,具有参考价值的现有对比数据及作品中资料来源的检索目录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人交谈      

亲临实践  会议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  文件  集体组织  自发     其它

主要调查单位及调查数量

    省(市)      县(区)      乡(镇)    村(街)

单位        邮编       姓名 

电话        调查单位          人次

管理部门

   

(签章)                    


B3申报作品情况(科技发明制作)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

2.本部分中科研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所填内容的确认;

3.本表必须附研究报告,并提供图表、曲线、试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照片),也可附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

4.作品分类请按照作品发明点或创新点所在类别填报。

5.作品成果可指基于课题发表(录用)论文、科技查新报告、研究内容参与其他竞赛获奖、科研项目结题证书、产品中试报告、企业或相关单位应用(试用)证明、企业或相关单位合作意向书、软件著作权、第三方检测报告、专家推荐意见、媒体报道等可以证明作品先进性、科学性和现实意义的相关成果材料。

作品全称

 

作品分类

  A.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等)

B.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

C.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

D.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

E.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

作品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必须说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作品是否具有突出的实质性技术特点和显著进步。请提供技术性分析说明和参考文献资料)

 

作品在何时、何地、何种机构举行的评审、鉴定、评比、展示等活动中获奖及鉴定结果

 

作品所处

      

  A实验室阶段    B中试阶段     C生产阶段

D                       (自填)

技术转让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实物、产品   □模型    □图纸    □磁盘

□现场演示     □图片    □录像    □样品

使用说明及该作品的技术特点和优势,提供该作品的适应范围及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及市场分析和经济效益预测

 

专利申报

      

□提出专利申报

               申报号           

                   申报日期          

 

□已获专利权批准

                   批准号              

                   批准日期            

 

□未提出专利申请

科研管理

部门签章

 

 

     


C.当前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说明:1. 申报者可根据作品类别和情况填写;

2. 填写此栏有助于评审。

 

 


D推荐者情况及对作品的说明

说明: 1. 由推荐者本人填写;

       2.推荐者必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是与申报作品相同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或专业技术人员(教研组集体推荐亦可);

       3.推荐者填写此部分,即视为同意推荐;

       4.推荐者所在单位签章仅被视为对推荐者身份的确认。

 推荐者情况

 

 

性别

 

年龄

 

职称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邮编

 

单位电话

 

手机

 

请对申报者申报情况的真实性作出阐述

 

 

 

请对作品的意义、技术水平、适用范围及推广前景作出您的评价

 

其它说明

 











E校评审委员会评审意见

 

 

 

 

 

 

 

 

 

 

 

 

 

 

评委(签名):            负责人(签名):

 

     

 

 

 

 

 

 

 

 

 

 

 

 

评委(签名):            负责人(签名):

 

     

 

F.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附件)打印或粘贴处

G.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说明(附件)打印或粘贴处

 


附件3

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走出象牙塔,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参赛学生应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围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分为“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等5个组别,形成有深度、有思考的社会调查报告。其中,“发展成就”可以着眼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市场主体改革创新、对外开放等;“文明文化”可以着眼于社会文明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等;“美丽中国”可以着眼于环境质量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践行等;“民生福祉”可以着眼于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教育就业民生发展保障等;“中国之治”可以着眼于社会治理、法治建设等。

此外,竞赛参赛学生也可围绕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6个学科形成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参赛作品总体要求:鼓励参赛学生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重要精神,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要求,用建设性的态度和改革发展的眼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典型调查,以小见大,独立思考,了解新情况,反映新问题,体认新实践,研究新经验,深刻认识国情,拓展时代视野,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理解和把握,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实事求是、以人为本、与时俱进、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和科学严谨的精神,锻炼运用科学理论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赛的作品,调查报告类每篇在15000字以内,论文类每篇在8000字以内,调查报告可自选上述6个组别或6个学科中的一个报送。为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所作的各类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和咨询报告,已被采用者亦可申报参赛,同时附上原件和采用单位证明的复印件和鉴定材料等。

为贯彻“挑战杯”竞赛的宗旨,帮助参赛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更好地进行参赛作品选题制作,关于6 个学科特请有关专家拟定了参考题目。

哲学类

1.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伟大贡献和历史经验,通过典型调查研究,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就

2.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的 调查研究和理论探索

3.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典型调查研究

4.推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入脑入心、落地生根典型调查研究

5.中华优秀春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典型调查研究

6.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和经验典型调查研究

7.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典型调查研究

8.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典型调查研究

9.新的时代条件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典型调查研究

10.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调查研究

11.国家治理的中国经验、中国模式和中国理论典型调查研究

12.主流媒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典型调查研究

 

经济类

1.构建新发展格局典型与经验调查研究

2.推进五大发展理念成功案例调查研究

3.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典型调查

4.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典型调查

5.智慧城市建设多种模式的典型调查

6.农村社会保障与公共事务治理典型与经验调查研究

7.农民工市民化和返乡创业的调查研究

8.扩大国内需求,刺激消费需求的实践和经验调查研究

9.发挥区位优势、推动老少边贫地区发展的调查研究

10.互联网推动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调查研究

11.互联网金融风险典型调查研究

12.“一带一路”战略与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13.我国物联网服务业的崛起、发展与创新调查研究

14.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典型案例调查

15.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践和经验的调查研究

16.各地推动“双创”、提振经济、扩大就业的典型调查

17.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开拓和模式创新的典型调查

18.活跃和完善中国式劳动力和人才市场调查研究

19.普惠金融发展案例的典型调查

20.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创新驱动问题调查研究

2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的典型调查

22.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典型调查

23.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典型调查

24.各地生态环境产业发展与创新调查分析

25.高质量发展(区域、产业、企业)路径调研和分析26.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典型调查研究

26.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典型调查研究

27.简政减税降费典型调查研究

28.营商环境改善调研和分析

社会学类

1.各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典型调查研究

2.各地加强社会建设的典型调查研究

3.各地创新社会治理防范社会风险的典型调查研究

4.各地加强和完善社区建设和服务的实践和经验调查研究

5.各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经验研究

6.缩小收入差距的体制机制研究

7.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民工社会融入的经验调查研究

8.社会诚信、商务诚信、政务诚信建设实践和经验调查研究

9.人工智能对劳动就业的影响研究

10.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

11.各地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的调查研究

12.我国社会变迁趋势研究

13.社会工作服务活动和组织建设的调查研究

14.我国社会救助工作体制研究

15.畅通志愿者参与社会治理渠道体制机制研究

16.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典型调查研究

17.社会办医,非盈利性医疗机构的发展与改革调查研究

18.城市务工人员社会保险改革和创新典型调查

19.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网络舆情特征研究

20.大学生就业趋势调查研究

21.建立积极向,上社会心态的体制机制研究

22.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

23.农村土地流转、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

24.新发展阶段的扶贫政策研究

25.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问题研究

26.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指标体系研究

法律类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研究

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实现机制研究

3.我国实施社会主义宪法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4.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实践相关问题调查研究

5.民法典实施问题研究

6.完善知识产权立法与实施机制研究

7.新型互联网犯罪应对研究

8.我国民事立法完善问题研究

9.未成年人法律保护新情况新问题调查研究

10.法律援助工作的发展和创新实践调查研究

11.公益诉讼问题研究

12.我国社会、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问题调查研究

13.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典型调查研究

14.我国网络空间法治实践调查研究

15.《电子商务法》实施相关问题研究

16.《网络安全法》实施相关问题研究

17.基本法框架下的一国两制与国家统一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18.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依法治国关系研究

19.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个人信息利用和保护机制研究

 

教育类

1.探索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实践路径,开启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新征程

2.创新型国家建设与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调查研究

3.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实践案例和调查研究

4.新世纪我国大学教育教学发展、创新和改革的典型调查研究

5.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举措和经验调查研究

6.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本领和实践能力教学改革的典型调查

7.增强学生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的改革与创新调查研究

8.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

9.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典型调查

10.改进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做法和经验调查研究

11.各类学校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时间和经验调查研究

12.各地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教育资源差距的举措和经验调查研究

13.国家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举措和成就调查研究

14.中外学校间学生交流活动的调查研究

15.建设学习型社会、完善终身教育实践的调查研究

16.大学生自主创业案例研究

17.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教学应用,特别是在线教育的调查研究

18.校园文化、学生社团的调查研究

19.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及思政课创新实践的经验调查研究

20.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调查研究

 

管理类

1.数据开放共享和个人隐私保护问题调查研究

2.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产权界定、收益分配调查研究

3.特大城市数字化治理及风险防控调查研究

4.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调查研究

5.大型数字平台企业监管问题调查研究

6.灵活就业社会保障制度调查研究

7.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调查研究

8.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调查研究

9.环境污染专项整治效果评估调查研究

10.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调查研究

11.我国企业家队伍成长发展的调查分析

12.企业在创新转型升级中崛起和发展的典型调查

13.突发公共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调查研究

14.新世纪我国商会(企业和企业家协会)建设新进展、新作用调查研究

15.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政府转型、行政改革和法治政府建设的典型调查

16.基层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典型调查研究

17.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与购买公共服务改革的典型调查研究

18.便民快捷健全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研究

19.各地建立和完善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实践和经验的调查研究

20.基层政府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公开的调查研究

21.在进一步简政放权改革中基层政府管理和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调查研究

22.县乡政府管理成本降低状况及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

23(企业、政府、城市)“智能+”管理创新的调查研究

24.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政绩考核体系调查研究

 关于启动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工作的通知〔2024〕31号.doc